洗头帽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洗头帽厂家
热门搜索:
行业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行业资讯

【资讯】中国土地不能密集种植玉米橡皮树

发布时间:2020-10-17 16:38:43 阅读: 来源:洗头帽厂家

玉米的种植密度说的是育种和生产不同性质的两件事。以往二十年我只研究和宣讲密植育种法,今天就说一说生产密植,但会涉及育种责任。目的是不要干扰正确的育种方向和技术路线,希望育种者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。

密植的关键是品种和栽培技术。有人质疑密植,笼统地举出土壤有机质和灌溉条件等原因,唯独不说使用化肥和培育新品种。持这种观点的人有一个特点,专门站在与你不同的角度与你周旋,东拉西扯,与你打运动战。的办法是不理睬他,但要正面回应那些诡辩术。说到底,是思想方法凝固。他们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,更不知道该怎么做,但只认自己的死理。建议这些人不要做育种了,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的社会责任和利益所在。

反驳这些质疑并不困难。一百年前,美国的玉米种植密度每亩一千株上下,现在平均每亩6000株。欧洲密度更高些,类似的有阿根廷、巴西、越南、老挝等。除了阿根廷,其他三国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都比差得远,是什么原因导致种植密度大幅度上升呢?是化肥,第二是新品种。跨国公司用新技术改变了当地人的种植习惯!增加密度,提高产量,是人干出来的,不是天上掉馅饼。

我国五十年代初期,华北玉米种植密度是1500至1800株,农谚说得很形象,“玉米地里卧下牛”才是合理密度,当时全国玉米平均产量每亩64公斤。现在东华北玉米种植密度每亩3000-3500株,西北地区每亩6000株,黄淮海地区平均4300株。全国平均产量400公斤。难道这些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了吗?难道都变成水浇地了吗?我们的施肥水平早就世界,但产量水平却不高。资源浪费严重,稀植是原因之一。目前先玉335和郑单958就是这个水平,想要继续高产,就要培育适合密植的新品种。且不说还有机械收获对品种的需求。越南、老挝不能用机械种玉米,但密度和产量都比较高。育种者动脑筋想一想,要知道自己该怎么做。我国有世界上庞大的玉米育种大军,这个世界不缺你一个人,你不做,别人会做。你拉不动别人后腿。

不是只有西北地区可以高密度种植,也不是只有黄淮海地区可以增加密度,更不是只有黑龙江农垦系统可以密植。这些地区只不过是现代生产技术的突破口。东北、黄淮海可以继续增加种植密度,西北地区东部省区(山西、陕西、宁夏、内蒙古),应继续提高种植密度,而且相对容易。为什么现在种植密度不高?品种是限制因素,也与当地经济落后和生产种植习惯有关。

什么样的条件可以提高种植密度?一是机械化程度高,二是生态条件适宜高产,三是优良品种。我们只是根据这些条件选择突破口。并不意味着其他地区就不能提高种植密度,难道巴西、越南和老挝等国家的生产条件比我们好?才不是呢。普遍不如我国西南省区,而且差得很多。但我们用的品种差距很大,生产种植密度差了很多。为什么一些发展家的玉米增产速度快,原因在于优良品种、化肥、机械和种植密度代表了先进生产技术。(越南和老挝机械这一条可除外。)育种者应当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和怎么做。

我国流行高杆、大穗、晚熟、稀植型品种,这类品种倾向于降低收获指数,必然浪费资源;只有增加种植密度才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。

地球不是扁平的。在旱区,有旱区适宜的品种和种植方法,在巴西、越南和我国南方土壤有机质含量很低的地区,有当地的路径,不要用经验去思维这个圆形的地球。但不管怎样,培育当地适宜的品种是首要条件。不能把郑单958拿到热带和亚热带去密植。郑单958不管在哪里都不能密植。现在人们说先玉335和郑单958是耐密植品种,这恰恰折射了我们的育种水平不高!

许多育种者反对密植,主要原因是利益拖累,导致思想狭隘。今天不讨论这个问题,只说如何确定育种目标与方向?仔细想想,应当是生理学家研究这些内容,被人追捧的育种者不要自以为是,忘记了育种不是的,在育种以外的领域要向别人学习专业知识。密植育种法是生理学家(如Duvick)研究透彻的,生产密植,也是生理学家(如孟山都)研究透彻的。

本质上是农民在拉动生产种植密度逐年提升,同时拉动育种者和企业提高新品种的耐密性。育种者要学习、理解和落实,不必争辩。有争辩的时间,已经落后,而且难以追赶。大多数企业和育种者曾经犹犹豫豫,不知道听谁的好,如今奋起直追,却已经落在魏巍、皇甫和玉米产业体系一些育种者的后面,怕是很难与之竞争了,除非上帝向你伸出援手。

alevel物理补习

机构alevel补习

alevel补习机构

alevel培训中心